关于《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心得5篇精选_党员干部读与领导干部谈历史有感

悦读网-读书,分享!

关于《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心得5篇精选_党员干部读与领导干部谈历史有感

读书心得/2021-05-12 07:12:5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与领导干部谈历史》是一本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剖析,引领党员干部以史为鉴、知古鉴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时强调,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很显然,学点历史,已成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经受“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迫切任务。贯彻这一要求,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将很快掀起一个学习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新热潮。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根据当前干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建议领导干部学习历史做到“三忌”。

忌虚浮。我们许多人都喜欢读历史,但要真正学习和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现代人民的奋斗波澜壮阔、可歌可泣,各种历史典籍、近现代历史和党史资料规模宏大、卷帙浩繁。要每个领导干部都原原本本地去读,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我们应该重点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时对古代历史也应有所了解。面对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产生畏难情绪和懒惰思想,要么认为学习这么多的东西办不到,只是在办公室摆上历史书籍装潢门面;要么把学习历史作为应景的“时尚”,粗枝大叶、浅尝辄止地学一点。要真正学有所获,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力戒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的态度,把学习历史当作加强修养、丰富学识的一项长期任务,善于从提高工作效率之中腾时间、从减少应酬之中抽时间、从工作之余挤时间,每天学一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逐渐使自己的历史素养提高起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时应静下心来,开动脑筋,联系实际,边学边想,才可能更深刻地理解兴衰存亡的历史规律,更好地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更多地迸发出一些解决工作中现实难题的思想火花。

忌猎奇。受文化领域“戏说历史”歪风的影响,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总是觉得读古代正史艰涩、枯燥,读权威部门编著的现当代史、中共党史史料传统、观点守旧,而对那些所谓“突破传统”的轶闻野史津津乐道,对读那些小报杂刊上的所谓“探秘揭幕”乐此不疲,对那些不顾当时条件站在当代人立场上随意解读的“水煮历史”情有独钟。这种娱乐化的读史方式,不仅耗费了领导干部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忽视了历史的严肃性,消解了对历史的真实认同,忘记了借鉴历史的根本目的,实在值得警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读史绝不能一味追求娱乐化、轻松化。我们必须以“一篇读罢头飞雪”的决心,老老实实地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人们公认优秀的历史典籍中去选读一些篇章,认认真真地去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等系统反映近现代历史的权威著作,从真实可靠的史料中获得科学的认识和结论。始终以“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去读史,我们才可能获得历史“真经”而避免走向歪门邪道,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真正提高我们的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

忌庸俗。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提高对未来形势发展的预见性,从而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对于这个道理,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从干事业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而是从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实用主义态度去理解。他们重视对历史人物成败、兴衰、安危、荣辱、沉浮的研究,目的是看清方向,趋利避害,见风使舵,纵横捭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在工作中只干能够成就政绩的事情,在个人名利上处处得益。以这种态度去学习历史,就会完全背离我们倡导学习历史的初衷,引导一些领导干部走上歧途,把从历史中得到的“智慧”和“能力”用到错误的地方,毒化社会风气,危害党的事业。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抵制这种庸俗倾向,从正确的目的出发、沿着正确的轨道去学习历史,把前人创造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学到手,运用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去。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历史中的“大道”、“大义”,更多地考虑民族、国家、事业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治与乱,而个人得失、荣辱则应该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才可能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2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所谓严谨的态度,是指要潜下心来认真学习,要谦虚谨慎,积极思考,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学习,强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要沉下心来,持之以恒。

所谓正确的观点,就是客观公正对待历史,尊重历史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坚持正确方向,否则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如针对近些年来党史军史国史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随意性、虚无性、调侃性、解构性等现象,他要求牢牢把握党史军史国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用翔实的史料纠正党史军史国史中某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恢复党史军史国史的本来面目。

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他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历史时,要“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进行现实思考结合起来,把汲取历史精神营养和解决实践问题结合起来,以便为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有益启示和历史借鉴。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3

毫无疑问,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中国历史绵延不辍,五千多年代有更新,孕育出深厚丰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无历史,便无文明,无悠久历史,便无灿烂文明。换言之,历史是支撑中国文化的必要架构、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必由途径、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必然选择。作为领导干部,须善于学习和总结历史,以提升文化素养,了解历史规律,涵养政治道德。然而,领导干部读史观史,更关键之处在于阅世治世,“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即通过学习历史,谙熟隐伏于史实、制度、人物、事件背后的脉络与规律,并内化为自身思考问题、研判局势、筹谋决策、政治实践的习惯、能力、自信和担当,这就是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一种习惯。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因此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既当立足现实需要,同时须自觉往回看,仔细梳理前人处理类似情形的得失利弊,又要往前看,慎重考量不同解决方式对于本地区、本部门的百姓福祉、长远发展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从而避免盲目蛮干、急功近利、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出现,于是在知往察来中把握当下,用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来指导各项工作。

历史思维是一种能力。史海浩渺无垠,书籍汗牛充栋,即使专业历史工作者,都不可能穷尽,何况日常工作繁忙的领导干部们。因此,学习历史的关键在于要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识世界、对待历史、展望未来,始终用科学正确的理论来思考认知人类发展的内在逻辑。

历史思维是一种自信。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循着此线梳理脉络,我们可知历史实为文化自信的依据、载体与根基。领导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必然要秉持对本国历史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才能追求像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所强调的目标,“就当前中国社会来讲,最迫切需要的是要树立起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或本位意识”,由之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塑造深沉持久稳固有力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实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任务,应对国内外各种复杂思潮的挑战与侵袭。

历史思维是一种担当。恰恰因为我们的历史遗产极其丰厚,我们的历史积淀甚是广博,作为当代中国的治理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责任不可谓不重,使命不可谓不大,必须不忘初心,时刻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悬诸心头,牢记脑中,以中国历史延续者与开拓人、伟大复兴接力者与奠基人的身份,始终把责任使命扛在肩头,担国家民族之大任,做新时代征程之先锋,方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客观而言,构成历史思维的四个方面,习惯养成不易,能力获取颇难,坚定自信不简单,铭记担当很艰巨。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可谓任重道远,怎能不宽宏坚毅,奋力为之?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4

我们党在成立初期就展现出一定的历史思维。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的第一部分“国际帝国主义宰割下之中国”,详细阐述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并强调《宣言》之所以用1/3的篇幅阐述历史的目的就是,使“个个中国人(不但是劳动阶级)都应当知道他自己受痛苦的原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页),以及明确“最近的时期,是中国人民的生死关头,是不得不起来奋斗的时期”(同上,第126页)。此外,党的二大还通过了《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议决案》也正是“按照中国劳动运动的现状和我们过去活动的经验,以及证以近代欧洲运动的教训”(同上,第150页),总结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各项原则。这表明我们党在成立初期就已经尝试通过历史唤醒民众、教育党员,并为现实工作提供指引。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阶段,其所运用的历史也主要是外国历史,缺乏对本国历史的学习与研究。

在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里的中国实际,既包括中国现实国情,还包括中国历史遗产。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号召全党学习本国历史,他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严肃批评党内“言必称希腊”、不重视研究本国历史的学风,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同上,第801页)。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倡导全党学习与研究本国历史,明确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以求从党的路线上分清是非,达到思想认识上的一致。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发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在毛泽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关注点从外国历史转向本国历史,重点展开对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在此基础上,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深入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运用历史使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遇到的新问题,毛泽东多次号召全党要重视总结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经验,以分析、解决遇到的新问题。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他指出:“我们是历史主义者,给大家讲讲历史,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及如何制定正确的政策时,再次强调要“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作历史的考察,才能找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才能制定适合情况的各种条例”(同上,第305页)。社会主义建设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也不长,没有多少历史经验可以总结,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难免会出现失误和挫折,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思维也有待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和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为了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上来,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使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思维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作用。1987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明确指出,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正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235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指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重视对历史的学习研究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运用,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与领导干部谈历史》读后感5

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部署言犹在耳,习近平同志又撰文提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新的希望(见2011年9月5日《学习时报》),并对为什么要读历史的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和明确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擅长学习的政党,新形势下,必须更加重视学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事业的多元发展,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思潮,这一方面表明了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某些社会思潮以西方现代政治经济理论为准则思考研究中国问题存在着某种偏颇、失误,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其对待西方文化“食洋不化”的学习方法也应当引以为戒。当此之际,非常有必要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观,以供人们学习借鉴和参考。

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事求是,而绝不唯上唯书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并不意味着将马克思主义奉为“圣经”、言必称“马列”,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早在中国革命之初,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已经阐明这样的观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强调社会调查的重要,揭露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这种重视经典又不唯上唯书的学习观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中华民族能够独立最重要的原因。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邓小平同志则更加倡导以解放思想,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实事求是。他说:“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正是以一场思想解放“真理标准大讨论”来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而开启的。可见,不唯上不唯书的学习观,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抉择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胆借鉴,而绝不照抄照搬

中华文明在近代社会以前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到近代社会,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爆发,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进入近代社会中国开始进入了学习西方的时代,直到现在我们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在此过程中,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都曾经尝试过学习西方的救国之路,但都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令其向往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这几种政治实验的失败究其原因或多或少都有对待西方文明的简单复制、照抄照搬。中国共产党对待西方文明态度鲜明,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阐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照抄。”邓小平也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办法。”“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正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坚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西方文明,才使中华民族始终能够保持其民族性和独立性,从而使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舞台上始终拥有一席之地。

注重学习,更注重转化成果

中国共产党注重学习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党,尤其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习,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转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也包涵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学科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实践的认识论,是依赖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历史经过严密逻辑推理形成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侧重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的学科理论和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实践,它是一种应用科学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理论。它的最可贵的理论品质就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即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联系中国国情中国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拥有这样擅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转化,才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建设时期我们逐渐探索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引领中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振兴。

擅长学习,更擅长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擅长学习,擅长对经典理论进行中国化转化,但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家、民族、社会形态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所以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时代化转化的任务也永无止境,创新党的理论发展党的理论也将永无止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学习来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和来自苏联的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探索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抓住时代主题从革命与战争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的同时探索了指导改革开放新实践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后,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建设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则探索回答了破解当代中国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面向未来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时代化转化的进程不会止步,中国共产党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的努力也不会止步,必将伴随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全部执政历程。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观与一些人对待西方文化 “食洋不化”、“照抄照搬”的学习观恰恰相反,做到了“食而化之”、“化而用之”、“用而胜之”,非常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