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高中生读后感1500字左右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皮囊高中生读后感1500字左右范文

读后感/2021-09-16 23:31:54

阅读完蔡崇达的《皮囊》,我似乎也脱离了肉体,只剩灵魂在思考。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皮囊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皮囊读后感1500字

赴深圳出差,在飞机上读完了蔡崇达的《皮囊》。

这本书通过15篇文章讲述了对自己成长有启发、有影响的人和事。读来有很强的代入感,让我颇多感慨。

(一)大学

父亲在作者高中时期中风,家庭负担加重,所以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开始为今后的生计努力。

在大一,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两个学期都拿奖学金,然后打一份工,争取第一年攒下三千块。为毕业找工作备粮草,进报社实习。

在大二,在报社的实习转成兼职,每个下午都会去跑新闻。

在大三,开始提前写毕业论文,为了给自己的大四留足实习的时间。

在大四,已经有一万多元的存款。下定决心去北京。

这是一份很励志的履历。

不自觉的去对比自己的大学。

自己的大学四年,真的是求学以来压力最小,过得最舒服的四年。按部就班学好专业课,该学习学习,该休息休息,本来在入学就定好的研究生目标,也在签了工作之后没有了复习冲刺的激情,最后在考数学的时候提前离场。还被当时的女朋友一顿埋怨。

整个大学,自己没有清晰的择业目标,不知道为进入社会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

有段时间,自己在想,如果自己在大学时,可以为进入社会做点准备,开始更早的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开始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的演讲和写作能力,会不会现在过得好一点?

往事不可追。有人说,你之所以处于当前的层次,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你过去没有付出更多的汗水。那么就只能让现在的你留下汗水,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奋斗的自己。

现在明白这些还不晚,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缅怀中,关键是在当下不后悔。

(二)亲情

重新提起“子欲养亲不待”。

作者父亲因为中风造成偏瘫,想念远在北京的儿子,只有看床头的照片,时间长了,照片摸得都泛白。作者说:父亲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是哭泣,而是满肚子的怨气,我憎恨自己再无法为父亲做点什么。

自己上学的时候一直想出去闯闯,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地方找到工作。时间长了,父母年纪渐长,每年自己回家的日子不超过2个礼拜,忽然有点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是每周五固定时间的电话,但是父母在电话里也往往是报喜不报忧。

有一次,妈妈生病,住院一个星期我才从姨妈那里得到消息。恰逢元旦放假,自己就没打招呼直接飞回郑州,打车直奔医院。见到妈妈的那一刻,看到她眼神里,起初是不相信,然后是疑惑,最后流露出来的是满满的欢喜。

还有一次,为了筹办我的婚礼,家里提前进行翻修,因为搬运重物爸爸闪到了腰,我又是一个星期后在姐姐那里得到的消息。最后在电话里,我情不自禁,泣不成声,我说:虽然离家远,但是我还是你们的儿子,不要什么事都瞒着我。爸爸也哭了。

年轻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辛苦在岗位中攀爬,有这样那样的艰辛。但是想到年迈的父母,自己都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每周的电话,是无论如何不会忘记的。

真的不要后悔不能再为父母做点什么。常电话联系,常回家看看。

(三)写作

作者说: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加入007有2个月,虽然自己发言很少,但是班里的动向自己一直在关注。看到很多热情参与的人,比如班级里积极发言,鼓励大家的张佳男;还有坚持日更的何鹏;每一篇点评都像写了一篇文章一样的彩娟;还有很多其他鼓励彼此,守望坚持的战友。

通过大家的文章,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你们的经历、生活通过写作让我感知到,通过一词一句一份点评,影响了我,并最终构成了我。这是多么奇妙的感受。

通过写作,我把自己的经历,感想分享出去,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同时人过30,很容易失去20多岁的冲闯,生活的按部就班更容易让人就这样沉沦下来。因为在007,见到更多人的生活和选择,才让自己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观。007是通过写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个人,你感觉不到自己的变化,但是你确实在变化。

作者说: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在我看来,写作是对自己的整理,是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是发现自己为什么而活的途径。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意。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杨韶晗)

皮囊读后感1500字

有一群爱读书的朋友。读完一本书,自然而然的就愿意与其分享。

那天也是如此,说起蔡崇达写的《皮囊》一书。

有的朋友说以前读过,但是过了许久,有些情节已经模糊了,可是那个“倔强”的一定要盖房的作者母亲,一直在印象却十分深刻。

母亲这个人物是写《母亲的房子》那一章节里,作者写他自己的母亲为了盖房子,经历的许多波折,而盖房子也是“母亲”的生活希望的信念。

这本书里不止是“母亲”这么有着一个鲜明性格的人物,里面的每一章都有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在《皮囊》里的“阿太”、《残疾》里的父亲、《张美丽》里面的张美丽、还有《阿小和阿小》里的两个阿小以及《天才文展》里的文展、和《厚朴》里的厚朴,里面的每一个人都与作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或是“母亲”那样倔强、或是像“阿太”那样内心澄明、或又如同“文展”那样无师自通的自律还有和“厚朴”那样放飞自我的“自由”……那一个个角色,在人群里穿插,在岁月里游走。

某个时候时候或许有种错觉,书里面那些生动的人物,就是我们身边某一个人,是亲朋好友、邻里街坊、是同学同事、也或是只是每次见面熟络而不知道姓名的某一个人。

他们就这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擦肩而过,却经常在某一个意识中影影绰绰,又或许是我们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一个连自己都不曾发觉的部分。

其实自己未必真的了自己,就像书中的人物文展和厚朴,当时都以为自己会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走向他们内心深处的成功之路,可是尽管他们的性格一个极其“自律”;一个放飞自我“自由自在”,可是结果却终究因为根本就不了解自身的存在的致使缺点,而连他们曾经认为的普通人都不如,一个颓废度日,一个以致丧命。

于大多数人而言,看似整天忙碌,其实自己未必就真的了解自己,而读一本如果能像照镜子一样,反观自己难道不是一件特别有益的事情吗?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说,以我观书,以书观我。

是的“以书观我”,很庆幸在这本让人不舍释手的《皮囊》,看到了自己的某个部分。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再次重能从中看到并发现更多的更全面的自己。

皮囊读后感1500字

周末看完了蔡崇达的《皮囊》,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媒体渲染的是刘德华为这本书写了序,“凡尘俗世,谁不是普通人?”“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甚么人,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说的真好,因而好奇买来一看。

书中所写皆真情,母亲坚持建房,出于对父亲的爱,那种感情固执而倔强,甚至不顾生活的拮据和家人的反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原始最简单的爱就是成就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心和骄傲,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让他抬头笑,这是人间最质朴实在的爱。而并非为了爱ta而离开,最愚蠢的事莫过于让你找个更好的。世上有太多更好的,更好的房子,车子,衣服,食物,甚至是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是为一个人付出的一份情,无法复制,世间唯一。

很多时候,我也有考虑过关于死亡的事。记得小时候,和祖母感情好,她虽然眼睛不好,但是总有许多做不完的针线活,可穿针对她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小小的我就是她的眼,在整个漫长的寒假我都要陪着她坐在炕上给她穿针,一根接一根的长线。在枯燥乏味的沉静中,她也会絮絮叨叨的给我说一些我听不懂得话,好让时间过得快一点,这些话包括展望我的未来,预测她的老去和死亡,那时小,搞不懂未来,但是知道死亡的含义,就是躺在地上永远不起来,还要被埋在地下永远不相见。每当她说到她将来死了如何,我就哭起来,活也不干了和她闹,说你不准死,你死了我也不活了,她哈哈大笑说人总是要死的。那时候就不明白,人为什么非要死,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现在明白了,世上如果有一件事非做不可,那就是死亡了。所幸祖母现在还陪伴我,我每个星期都给她打两次电话,她总也有说不完的话,不过也多是重复,大抵是担心我的未来,说我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怕我没有遇到好人,过得不好。直到现在,我一想到祖母有一天还是要离开,就难过的想哭。我是希望人死后真的有灵魂的,那样她就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的看着我,抬头三尺,我说话她就能听见。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多少人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工作到深夜,但是有几个人会因为这样的辛苦而快乐?有几个人还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想做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假如喜欢读书,就一本接一本的读,想写字就写,想写什么故事就写什么故事,没有限制,就像每个人的人生一样不设限,千万个人有千万种活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就足矣。把生活过在自己心上,而非别人的嘴上。这一副皮囊只是为了让你的灵魂更丰富和深刻,而不是为了肉体的享受让灵魂遭受折磨。

凡尘俗世,谁不是普通人?关键是普通的坦然,普通的欢喜,没有精心算计的疲惫,没有强颜欢笑的虚伪,灵魂可安放,精神可寄托,此生便可无憾了。

皮囊读后感1500字

我这两天在攻读《皮囊》一书。

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扒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眼泪会禁不住的流出来,叹息会从心底涌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活鲜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辨认。"

前几天,我写《觉醒之路》,用观照自身来认识自己,管控自己身上的这具皮囊。

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周围的他人。

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你在别人眼中是何种人了。

我们是群体动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联,会遇到形形色色许许多多的人,人各有异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然而,人在本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我们通过"心"来看见彼此,照亮彼此,认识世界。

我们在交往中见证了他人的生命过程,他人也参与了我们的生命历程,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构成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

这本书由《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张美丽》等14篇作品构成。

我读这些故事,就感觉我在读作者生命中最珍贵最真实最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不能自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和别人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的设定以轨迹,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徘徊不断深化。然而,有时我们会忽略它们,或者逃避它们,因为人类本身有着追逐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

喜剧和悲剧,我们永远忠于喜剧。然而重视自身所经历过的悲剧或者不愿意回想的故事,何尝不是为了未来的喜剧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了,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恐惧的是什么,才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却又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皮囊读后感1500字

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蔡崇达的《皮囊》,胸口郁积着一股气,怎么也出不来,说不出的难受。

这本书前半部写得有点消沉,又很真实,让人觉得生活不该如此,又似乎就是如此。我们想改变生活,追寻梦想,结果一次次被生活所践踏。所谓的梦想如幻境一般,一旦打破,在现实的世界里更加无助。

"我不愿意和许多关心我的朋友联系,不愿意开口说话,或许也在于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如何和自己相处,更不知道要如何和朋友相处了。"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最近,我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不是不想参加,是没有了热情。我害怕人多的时候,害怕在大家欢声笑语的时候我一个人独自发呆,我害怕自己的格格不入;我又害怕在一阵狂欢之后,回来更加落寞。不如不去,干脆不去好了。我找到了另外打发时间的方式,看书。以前不喜欢读书,现在反而读的多了一些。不求黄金屋,不求颜如玉,只求得一份安宁。

我看书慢,这也是之前不爱看书的原因,太耗时间了。然而这现在成了一个好处,那就是看书可以打发更多的时间。看完一章,往往能用一两个小时。尤其晚上,看完一章基本就到睡觉的点了。

"你根本还不知道怎么生活,也始终没有勇气回答这个问题。"这是李大人在作者因迷惘辞职道别时跟他说的。

怎么生活?我似乎想过这个问题,似乎又一直也没想明白过,到现在也不知道答案。

"我,或许许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饰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责任。"

是的,原以为是为父母的期望放弃了一些东西,选择了一些东西。曾有过宏大的理想,到头来却不在现实面前低头,不得不过普通人的生活。我们把之解释为对父母的顺从以及儿女的责任。实际上呢,这或许只是一种借口,一种掩饰自己懦弱无能的托词。

我忽然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小时候我从农村搬到县城,之后去省会南京上学工作,再之后去了扬州工作,现在又辗转到了苏州。每一个地方都是好地方,无不是风景秀美,人文荟萃之地。处处都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无不熟悉的街道和建筑。我知道这是什么景点那是什么中心,但是这些都与我无关。朋友说等你买了房子就有了归属感。是么,房子于我只是安放皮囊的所在,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家里也有这种感觉。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身无能的愤怒。

或许是闲的大发了,想法太多。也许,下一刻我会去大上海,曾经觉得无比拥堵嘈杂的魔都,或许那里的忙碌紧张能稍微填补我的胡思乱想。

看到阿小看到文展,看到他们的童年,我努力回想自己的童年,竟没有什么印象。看到厚朴的大学和青春,我努力回忆自己的大学,竟也没有什么印象。我有些发慌,我存在的痕迹都没有了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一向以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傲,鄙视思想浅薄,鄙视随波逐流,鄙视世俗市侩,鄙视目光短浅,鄙视素质低下。甚至为此而觉得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因此并不觉得有钱多了不起,当官就能怎么样。虽然,暂时做着不好不坏的工作,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定会有成功发达的一天。孰不知我的自傲就如文展一样,只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

生活就像一场赌注,我在等待一个结果,一个想要又不想要的结果。累的时候,很想妥协。哪样的生活不是生活,也许就赌赢了呢。转念看到什么鸡汤,又觉得不甘。

想那些有的没的耗费了自己太多的精力,不如读点书。

很庆幸读到这本书,对过去的回忆,能让我们珍惜现在,对失去的回忆,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

生活中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

与其想太多有的没的,不如珍惜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读书的意义在于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在于明辨是非,独立思考;在于可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获得心里的认同,最终获得片刻心灵的欢愉。

相关文章:

1.《皮囊》读后感1500字

2.皮囊读后感1500字

3.《皮囊》读后感1500字-读友吧

4.皮囊读后感1500字-读友吧

5.皮囊读后感2000字

6.《皮囊》读后感1000字

7.皮囊读书笔记范文1000字

8.蔡崇达《皮囊》读后感1000字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